地上果实类
广沃特农业网-四川广沃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义镇玉龙街
电话 : 400-0026-466
邮箱 : 2301264434@qq.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支持 > 地上果实类地上果实类

枣树种植的肥料管理

发布时间:2016-04-15 13:16:00   来源:

 

前言

   肥料是枣树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枣树正常生长和发育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多种营养物质,人们通常把这些养分单元称为营养元素。经测定主要有:N、P、K、Ca、Mg、Zn、B、Fe、Mn等,这些都是枣树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但是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量有所不同,其中对N、P、K、Ca的需要量最大,因而对这四种元素称之为大量元素。
    枣树一经定植,就要在定植地上生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其在连年的生长发育过程当中,要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一定量的各种营养元素,因此常导致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所以应通过施肥来加以补充。
    另外,土壤的供肥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国外报道,土壤中N肥供给量约为吸收量的1/3,P、K约为1/2。同时施入的肥料并不能全部被树体吸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溶于水后流失或挥发掉了除部分高档的复合肥能达到总体50%~70%的高利用率以外,N的利用率一般为20~30%,P的利用率为20%左右,K的利用率为30%。除此以外,除某些速效化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被根系吸收利用外,较多种肥料施入土壤以后是逐渐被分解,释放,吸收利用的。如有机肥料,一般在施入的当年只能分解50%左右。第二、三年被分解30%和20%。综上所述,枣树必须进行定期施肥,在施肥时,因施肥方式、时间及种类的不同,可分为基肥、追肥和叶面喷肥三种。

基肥

  是枣树生长发育所需的基本肥料,是全年施肥的重点,因此必须每年坚持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枣树生长发育好,产品质量高,并且寿命长。基肥的种类一般以圈肥、厩肥、绿肥、堆肥、河塘泥、人粪尿等有机肥和草木灰为主,掺入部分氮素和磷素化肥,磷肥应在施肥前先与有机肥混合堆沤,以提高肥效。

    一、施肥时期:生产上一般可在两个时期进行,即秋季和春季。但是依据枣树根系生长的特点基肥的施入最佳时间为秋施,且适宜早施。一般以9月上中旬为宜。因为此时枣的枝叶已经停止生长,果实已经成熟,养分消耗较少,而叶片尚未衰老,正是同化养分进行营养物质积累的时期。此时的根系仍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同时由于地温较高,土壤湿度较大,因而便于肥料的分解,有利于根系的吸收。从而可有效地提高落叶之前枣树的根系生长,地上光合作用,使树体积累大量的养分物质,为来年枣树萌芽 、花芽分化、抽枝展叶、开花、结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因树较多,时间不足,秋施基肥的时间可延长到9月下旬。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不能进行秋施基肥时,必须进行春季补施,春季施基肥时应尽量做到早施。一般要求在土壤解冻后立即进行,也就是说应在枣树发芽前20—30天进行如果选用速效、高效性复合肥可后延半个月左右施肥。  

    二、施用方法:为有效地提高根系对所施肥料的利用率。应首先对枣树在土壤当中的分布情况做基本分解。根系的分布范围,即水平范围和深度,与土壤类型、土质结构以及地下水位等因素密切相关。据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调查,生长在表层为粘壤土,树高6米,冠径5.5米,50年树龄的金丝小枣树的根系分布情况为:在水平分布上,距树干1.5米以内的根数占总根数的33—35%,距树干3米以内的根数占全数总根量的50%—55%,以后随着远离树干根系渐少。在垂直分布上,以距地表10—30cm的土层根系数量最多,占全部根量的42.1%,0—40cm土层内,根数占全部根量的65.5%,随着深度的加深,根数渐少。
    生长于山地的麻枣,定植地土层厚度45cm以内为粗沙土,以下为黄沙板。水平根伸展很远,可为冠径的 6倍以上,但垂直分布以10—30cm土层内居多,占全部根量的73.7%。
生产上常采用的施肥方法有:
    第一、辐射状沟施:又叫放射状沟施。是以主干为中心,距主干30—50cm向外挖4—6条辐射状的沟,长达树冠外围1m左右,一般宽度30—40cm,深20—40cm,挖沟时要求近树干处浅些,以免过多伤根。1—3年生的小枣挖沟时一般距干20cm,辐射沟宽25—30cm,深15—20cm为宜。随着树龄和树冠的加大,逐渐加大距树干的距离,并加宽、加深施肥沟。成龄树一般沟距树干50cm,沟宽40—50cm,深20—40cm,长度依冠径大小而定。
    第二、环状沟施:也叫轮状沟施。即沿着树冠外围挖一圆圈形施肥沟的方法。一般1—3年幼龄枣树不宜用此方法,这是因为枣树水平骨干根浅,分枝少,长度常超过冠径2—3倍,切断后损伤根量较大,且伤口不易发生新根,会直接妨碍到树体生长发育之原故。采用此方法时,一般挖沟深、宽各40cm左右。施入基肥后与表土拌匀,上面覆盖一层土,随后修好树盘,以便灌水和其它田间作业。为诱导根系向外扩展,以扩大根系的分布和吸收范围,施肥沟应逐年向外移一圈。同时,为使根系集中分布的冠下土层保持较多的养分,在采用此施肥方法时应每隔2—3年插用一次辐射壮沟施,效果极佳。
    第三、轮换井字形沟施:此方法是在肥料不足,劳动力紧张,或枣粮间作地内使用。是在树冠下以树干为中轴顺树行挖两条对称的施肥沟,沟的深度一般30—40cm,宽40—50cm,长度视树冠大小和肥量而定。第二年再与树行垂直的树两侧挖相同的施肥沟进行株间轮换施肥。采用此方法时应注意逐渐向远离主干的外围扩展。
    第四、全园或树盘内撒施:对于全园已经郁闭的纯枣园或采用枣粮间作形式栽植时留出的树行或树盘,可采用全园或整个树行(树盘)撒施有机肥的方法。操作时是将有机肥均匀地撒在整个树园或树行、树盘之上。然后利用农机或人力对土壤进行耕翻,深度一般20—30cm,注意近树干处要少施肥浅耕翻,以免损伤根系,同时应注意耕翻后要使地面平整。

三、施肥量:施肥量的多少主要依据树龄大小,树势强弱,结果多少,以及栽植地的土壤立地条件而定。一般原则是:结果多的树、生长势衰弱的树、老龄树应适当多施基肥;幼树、生长旺盛的树、结果量小的树适当少施基肥;瘠薄地、沙壤地应适当多施、以提高土壤肥力,复壮树势。土壤肥沃,可适当少施基肥。
    生产实践中人们摸索出一套适宜枣树生长、丰产的施肥指标,一般1—3年生的幼树,每年每株有机肥的施入量为10—12kg,或是复合肥1kg;4—8年生的初结果树,每年每株施有机肥20—50kg,混入氮磷钾40以上,比例为2:1:2产品1~2公斤,或者单施复合肥3kg左右;8—10年生的初盛果期的树,每株施入有机肥50~80kg左右,另外还要加入一定量的速效复合化肥2kg左右,施入量应依当年可达到的产量而定,或者单施有机肥5kg左右。如用此肥量,树体抽生的发育枝量不足或过强,树势变弱或过旺,可在第二年从新调整施肥量。一般以增减20%为宜。盛果期的树基肥的施入量应占全年肥料养分的1/2。盛果期衡量树势的理想的外部指标是:全树枝量和枝龄保持最佳状态,连年高产。发育枝长度要求保持在50cm以上,全树每年形成的有效更新芽数(当年新形成的可用于更新老龄结果每枝的正芽数量)达到全树结果母枝总数的1/6—1/8为佳。

施入基肥时,以化肥搭配有机肥、生物肥等配合使用为最佳,既能保证速效性也能保证肥效起,并且能综合提高各类化肥的利用率,尤以磷肥为甚。

 

追肥

就是指在枣树的生长季节进行的追加施肥。它是及时补足枣树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缺乏,促进枣树生长发育,保证产量和质量,保持健壮树势的有效途径,是枣树周年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追肥的时期:枣树追肥的时期因树龄大小,土质好坏及栽植区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生长土壤条件较好的土壤或粘壤土上的幼树,每年只追施一次化肥追施,南方枣产区在5月中下旬。如栽植在保肥力较差的沙壤土上的幼树,一年应追两次肥,南方枣产区第一次在4月下旬,第二次在5月下旬进行追肥
     大量结果的幼树和盛果期的枣树一年应追肥3次。第一次在4月中下旬,枣树萌芽期进行。目的是,促进枣树萌芽、展叶、枣吊生长、花芽分化。第二次是在5月底至6月初进行:目的是缓解枣树因枣头生长,开花等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对树体养分需求量较大的矛盾,促进花器官的发育,提高授粉受精质量,保证座果率。第三次一般在8月上旬进行:此时正值枣果膨大期,追肥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果实膨大,从而提高枣果的内在品质和产量,进而增加经济收入。

    追肥的方法:在枣园追肥时应依据肥料的种类而选择相应的方法,以便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施肥时可以开10cm左右的辐射状浅沟施入,也可在树冠下均匀地挖10—20个(依树冠大小而定)深度为10cm左右的小穴施入,化肥搭配有机肥施用,借有机肥分解时产生的有机酸加大磷肥的溶解度,防止被土壤固定如果当年没有精力投入有机肥,可适当提高化肥用量。应尽量选用N、P、K及含多种微量元素的复合肥,这样不仅能满足枣树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同时也可有效地减少施肥次数,提高工效。
    施肥量:枣树一年内的追肥量应根据树龄大小,产量的高低,以及土壤状况而定。生长在壤土或粘壤土的幼树,每年只追一次,每株施肥量为0.1~0.5kg左右的高氮低磷钾复合肥,缺磷的土壤改用0.2kg的高磷或者氮磷钾平衡复合肥;保肥力差的沙壤土上的幼树,一年应追肥两次,每次0.3kg高氮中磷高钾型复合肥为佳;结果量较大的幼树一年内应追三次肥,第一次在4月中下旬,每株施高氮低磷钾复合肥0.3kg,第二次6月上中旬每株施尿素或磷酸二铵0.3kg,第三次在8月上旬,每株施磷酸二铵0.5kg;盛果期的大树每年施肥三次,第一次在4月中下旬,每株施高氮中磷高钾复合肥1kg,第二次在6月上中旬施N、P、K均衡型复合肥1kg ,第三次在8月上旬,每株施中氮中磷高钾复合肥1kg

 

叶面喷肥

是在枣树的生长季节里在叶面上喷液态化肥的一种追肥的方法,该方法简便易行,肥效高,见效快。但由于其施肥量有限,因而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施肥方法,它不能代替土壤施肥。
    喷肥的时间:就整个生长季而言,从枣树的叶幕基本形成时就可以开始进行,一般5月中旬开始。一直到10月上旬在段时间内一般每隔15天喷一次,全年可进行叶面喷肥8—10次。
    喷肥的方法:进行叶面喷肥时,应注意要将化肥充分溶化并调匀之后再喷。喷肥时,应力求喷雾均匀一致,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选择无风或微风天进行。喷雾时,应注意叶背面要多喷。这是因为叶背面的气孔比叶正面多,吸收量大的缘故。同时,在叶面喷肥时还应注意在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进行,这样做可有效地避免因高温使肥液浓缩而产生肥害现象的发生。在早晨喷肥时,一定要等露水干后再喷,以减少肥液滴落造成肥效差的现象,从而造成人力和肥料浪费降低喷肥效果的情况的发生。

另外,在进行叶面喷肥时,还应特别注意,不要把酸性和碱性的肥料、农药混合在一起施用。这样会降低药效和肥效。
枣园常用肥料的混用

枣园常用肥料当中,由于各种肥料的化学成分及化学性质不同,在混合施入时会产生化学反应,常造成肥效降低。因此在肥料的混合施入时,一定要注意各种肥料的性质,切忌不能随意混用

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农民朋友们,可以多方面咨询了解,以免造成肥料养分的浪费。

枣树“二次发芽”的危害与防治(图)

 

 

                                  二次发芽的枣树 正常落叶的枣树  10月25日,中国枣网记者在河北沧县枣区调研时发现:由于枣锈病导致的枣树“二次发芽”现象十分严重。“二次发芽”对枣树有哪些危害、对翌年枣树的产量有何影响?  专家介绍:枣锈病常在果实膨大期引起大量落叶,病树枣果皱缩,使果肉和含糖量大减,多数不堪食用,一般减产20%~60%,有的年份甚至绝收。病株早期落叶后,由于天气暖和,气温高,出现二次发芽,新发的叶子消耗了大量的树体营养,导致来年枣树开花结果推迟,影响翌年的产量。据调查,受害重的枣树,翌年生长量只相当于正常树的63%~83%。专家提醒枣农,为预防枣锈病的发生,必须在7月份喷施戊唑醇或者甲基硫菌灵药物。 

怎样识别和防治枣锈病


 

(1)症状:枣锈病只危害叶片。初期在叶背散生淡绿色小点,后渐凸起呈暗黄色,即病菌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形状不规则,多发生在中脉两侧、叶尖端和基部。病斑表面破裂后散生黄色夏孢子。在叶正面与夏孢子堆相对应处发生绿色小点,边缘不规则,叶面呈花叶状。最后叶片干枯早落,以致削弱树势,降低产量和品质。(2)发病规律:枣锈病是由真菌危害引起的病害。一般于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8月下旬至9月间出现大量夏孢子堆,不断进行再次侵杂,进入发病高峰期,并开始落叶。8—9月份降雨多,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干旱年份发病轻。(3)防治措施:①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修剪过密枝条,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加强肥水管理,排除积水,防止果园过于潮湿,可减少病害发生。②喷药保护。于7月上旬喷1次1:2—3:300戊唑醇或甲基硫菌灵,1月后再喷1次,可有效控制枣锈病的发生。

 

枣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枣炭疽病是枣生产中重要的病害之一,分布于河南、山西、陕西、安徽等省。以河南灵宝大枣和新郑灰枣受害最重。果实近成熟期发病,果实感病后常提早脱落,品质降低,严重者失去经济价值。炭疽病危害一般年份产量损失20-30%,发病重的年份损失高达50-80%。该病除侵害枣外,还能侵害苹果、核桃、葡萄、桃、杏、刺槐等。  一、症状:主要侵染果实,也可侵染枣吊、枣叶、枣头及枣股。在果肩或果腰的受害处,最初出现淡黄色水渍状斑点,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黄褐色斑块,中间产生圆形凹陷病斑,病斑扩大后连片,呈红褐色,引起落果。  二、病因:枣炭疽病病菌潜于残留的枣吊、枣头、枣股及僵果内越冬。潜伏期的长短除气候条件影响外,与枣树的生活力强弱也密切相关。发病的早晚和轻重,取决于当地降雨时间的早晚和阴雨天持续的长短。雨量多,或连续降雨,阴雨连绵,田间空气的相对湿度在90%以上发病就早而重。  三、防治  1、清园:摘除残留的越冬老枣吊,清扫掩埋落地的枣吊、枣叶,并进行冬季深翻;再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枯枝,以减少侵染来源。  2、加强枣园管理。增施高塔硝硫基复合肥,可增强树势,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冬季每株施入高塔硝硫基复合肥2kg。6-7月份,花期及幼果期可结合治虫、治病,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其他叶面肥。  3、改变枣的加工方法。采用炕法,能防止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引起的腐烂。  4、药剂防治。于7月下旬至8月下旬,2次喷洒戊唑醇或者甲基硫菌灵,保护果实,既可防治炭疽病,又可防治枣锈病的感染。

 

枣树两种常见害虫的防治 

 

  一、枣尺蠖  又名枣步曲,是枣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危害嫩芽、叶片和花蕾。防治方法:一是于秋季或早春(不得晚于3月中旬)在树干周围1米,深10厘米土层内挖越冬蛹;二是在早春成虫羽化前,于树干基部绑塑料布,塑料布宽7~10厘米,能阻止雌蛾上树产卵,并可于次日早晨将滚落在树根处的雌蛾集中捕杀;三是在幼虫大量孵化后,在3龄以前,喷施15%的品立钾维虫酰净,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此期喷药还可兼治食芽象虫甲和冬瘿蚊等害虫。  二、枣黏虫  又叫枣实蛾、黏叶虫。以幼虫危害叶片及幼果,造成枣花枯死、枣果脱落,对产量影响很大。防治方法:一是于9月上旬在树干分杈处绑草把,诱集幼虫化蛹,冬春成虫羽化前解下草把烧毁。二是从落叶到发芽刮掉树干老皮烧毁。冬季或早春以黏泥堵塞树洞,闷死羽化的成虫。三是在幼虫发生期喷品立钾维虫酰净,或勒芬药剂,或点螟兼防专心虫。

 

防治枣树根朽病技术

 

  枣树根朽病又称蘑菇根腐病,此病能引起地下部的根部腐朽,地上部枯萎、叶片枯黄早落,最后导致整株树死亡。该病除危害枣树外,还危害桃、核桃、苹果、梨、葡萄、板栗等,寄主范围较广,是常见的根部主要病害之一。

  一、发生症状

  受害树叶片变黄、早落,或叶片发育受阻,叶形变小,枝叶稀疏等生长不良现象,最后导致整株树枯死。病树根茎部及根部皮层腐烂,皮层与木质部之间常有白色扇形的菌膜存在。木质部呈白色海绵状腐朽,并有蘑菇香味。同时有病根的皮层内、病根的表面及附近土壤内,可见深褐色或黑色根状菌索。夏秋季节腐朽根上和附近地面上,生长出丛生的蜜黄色小蘑菇子实体。

  二、发病规律

  病原菌在病树根部或附近土壤中越冬。环境条件适宜时可形成蜜黄色小蘑菇,此病菌随气流传播,从伤口或残桩处侵入。根组织内的病菌在形成层内延伸直达根颈,然后又蔓延到主根及其他侧根。死亡根上的病菌能蔓延到邻近的树根上危害。生长健壮的树尚能抵抗其侵染;衰弱树则易感染此病。地势低洼、土壤黏重、下雨积水多,均利于此病发生。

  三、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增施肥料。雨后及时排除积水,促使根系生长旺盛,提高其抗病能力。枣园也可间种一些黑豆、紫花首蓿等绿肥作物,改良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2.夏秋多雨季节要及时采集病菌子实体(蜜黄色小蘑菇),减少病害的侵染来源。

  3.对病株可挖宽60-80厘米隔离沟,把根截断,以防止向周围扩展。病根要及时切除烧毁,对伤口消毒后再涂波尔多液保护。病株周围的土壤可用厄霉灵浇灌消毒处理,从而起到抑制病菌的滋生。

 

 


| 首页 | 公司介绍 | 产品展示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 成功案例 | 新闻动态 |

广沃特农业网-四川广沃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8-2020 蜀ICP备13024822号-1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